原本位於永豐銀行騎樓下,後來搬遷到附近龍山精品男飾旁,看起來也是騎樓的地方。
我不是常客,但印象中之前老闆是兩個女的,不知是母女還是婆媳。今天是一位男老闆。
湯頭有薏仁帶點淡淡的酒香,腸子算蠻多的,大約10小段。腸子沒腥味,味道還行。
原本位於永豐銀行騎樓下,後來搬遷到附近龍山精品男飾旁,看起來也是騎樓的地方。
我不是常客,但印象中之前老闆是兩個女的,不知是母女還是婆媳。今天是一位男老闆。
湯頭有薏仁帶點淡淡的酒香,腸子算蠻多的,大約10小段。腸子沒腥味,味道還行。
有花椒的香氣,類似剝皮辣椒的辣,對我而言蠻辣的,然後在現在喉嚨還沒痊癒的時候吃似乎很不妙!買的時候完全被好奇心和食慾左右,完全忘記我現在絕對不能吃辣。吃完整個頭皮冒汗。
偶而會吃到脆脆口感的小碎丁,不知道是不是剝皮辣椒。雞肉部分就是超商便當的雞肉正常發揮。
好吃,它是一盤會想回頭再買的炒飯。
快篩驗出兩條線...
後記:痊癒後的後遺症,喉嚨癢、咳嗽,注意力變差、記憶力變差、動作變慢(例如以前洗澡大約17~19分鐘,現在超過30分鐘,以前從床上到出門上班可以在12分鐘左右完成,現在要半小時,一樣的行為在我主觀感受到時間和以前是一樣的,但是現實客觀紀錄的時間卻更多,所以我動作應該是真的變慢了)。還有兩個月失眠,和以往時間睡覺卻不容易入睡,躺到5點左右才睡著,每天精神都很差,曾經熟悉的工作技能和常識想不起來,必須依靠Google搜索找回原本知道的答案。以前可以憑經驗預判專案所需工作時數,現在動作變慢,記性變差之下,沒有信心可以如預期時間完成。
味覺還在,但是紀錄食物的體驗似乎沒有以前那麼詳細了。
推薦:臭豆腐、台式泡菜。
一出門就聞到誘人的臭豆腐味道,沿著香氣就能找到臭豆腐的發財車,發財車大多在萬華這一帶遊走。
現在有區分大小份,價格也一路調整。而我現在的收入主要是用來養家活口,薪資分配完主要用途之後,現金就趨近於零,這一份庶民簡單的快樂對手頭拮据的我而言已經是微奢了。站在攤位前本來還在猶豫該不該買,但是巧遇顧客想買大份卻忘記說,被店家做成小份的,當下我的食慾就戰勝理智跟老闆買下做錯的,店家、顧客、我,三贏。
用手當比例尺,分量的確不大,小份大概是3塊臭豆腐切成12小塊。他的台式泡菜有加百香果濃縮汁,所以在臭豆腐的香氣之外又添加了百香果香氣,他的臭豆腐在點餐時可以提醒想吃脆皮的還是Q感的,我老婆喜歡現炸帶Q感的。我隨機接手的那位顧客點的是脆皮的,通常是老闆事先炸過一次的半成品放著,等顧客點餐之後再炸一次,優點是顧客可以縮短等待時間,臭豆腐的外皮會比較硬脆。外皮口感硬脆,內部臭豆腐還是帶些Q感和豆腐本身的黃豆香,混和著蒜泥醬汁的蒜味和口感爽脆的台式泡菜上面的的百香果香,很好吃。
推薦:烤雞腿。
推薦:炸雞腿。
他們的炸雞腿還蠻不錯吃的,淋上酸甜醬會有帶微微酸味的香氣,炸雞腿皮脆肉嫩,雞皮脆帶油脂香,覺得有點油膩感時可以搭配吃清脆爽口的小黃瓜解膩。
2021年5月食記(台灣大停電):
https://foods-map.blogspot.com/2021/05/20210513.html
2021年4月食記(雞腿飯150元):
http://foods-map.blogspot.com/2021/04/blog-post_17.html
店面外種滿盆栽
味道甘甘的,帶咖啡豆香氣,類似花香,不會苦。喝完之後口腔裡殘留咖啡香氣,尾韻甘甘的。
2018年11月食記 (伯爵茶布丁):
https://foods-map.blogspot.com/2018/11/blog-post.html
今年通貨膨脹,3~4月才一波漲價潮,沒想到8月份又再漲一次。另外新冠疫情累積死亡人數現在已經來到9,229人,累積確診4,738,861人。(資料來源:疾管家APP)
附果糖和奶精(這狀況是我外帶不慎灑出)
龜苓膏純粹吃,甘甘的帶微微的苦(不過沒有我的生活那麼苦)。
加入果糖和奶精之後中和了苦味。(如果我能中大樂透頭獎不知道能不能中和我人生的苦?)
2022年8月食記(龜苓膏):
https://foods-map.blogspot.com/2022/08/blog-post_7.html
2022年3月食記(螺螄湯餃韭菜):
http://foods-map.blogspot.com/2022/03/2022.html
2021年8月食記(湯的桂林米粉):
https://foods-map.blogspot.com/2021/08/blog-post_42.html
2020年6月食記(冷的酸辣粉):
https://foods-map.blogspot.com/2020/06/blog-post_9.html
2020年6月食記(乾的桂林米粉,附湯):
https://foods-map.blogspot.com/2020/06/blog-post_36.html
2020年5月食記(綜合螺螄粉、螺螄湯餃、螺螄湯大餛飩):
https://foods-map.blogspot.com/2020/05/blog-post_14.html
今天下午和高中同學見面,聊到忘記時間,晚上9點這時段大多的店家都開始打烊了,索性就徒步走到樂華夜市,樂華夜市我不熟就跟著同學走,同學走到夜市旁的小巷子裡,店名叫麵嫂。
在這家店用餐有我同學高中時期的回憶,所以他覺得很特別,還推薦我們來吃。不過我沒什麼特別感想耶,純粹紀錄我有來吃過。
由上而下分別是:
李梅,蜜餞的鹹甜。
桂圓,龍眼乾的甜。
紅豆,大紅豆沙沙口感和蜜紅豆的甜蜜滋味。
2020年5月食記(全部口味):
https://foods-map.blogspot.com/2020/05/blog-post_15.html
料滿滿的鋪在清冰上,玉米有點像是玉米罐頭的味道,有很淡很淡的鹹味。花生則是棉棉的、甜甜的。清冰有淋上砂糖水幾乎每一口都會帶著蔗糖的甜味,玉米的微鹹與微甜相互交織,似乎是古早時代的獨特風味吧,很樸實的古早味。
但不是我的菜...
真的蠻小一碗的,仔細聞肉燥味蠻特別,像是以前媽媽在家裡煉豬油,煉完豬油後剩下來的乾癟豬油渣的味道。意麵細而捲曲,口感略為紮實,拌著肉燥和青蔥、豆芽菜,味道樸實,沒有過多的調味。全程都是豬油渣的味道...。
好吧,這不是我的菜...
2019年食記:
https://foods-map.blogspot.com/2019/05/blog-post_22.html